《滕王阁序》成语系列之二十四——达人知命的典故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成语“日角珠庭”的典故出自北周·庚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成语“母慈子孝”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形容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平地一声雷”的典故出自五代·前蜀·韦庄《喜迁莺》:“凤衔金榜出门来,平地一声雷。”比喻名声地位突然升高。也比喻突然发生一件可喜的大事。
成语“朴斫之材”的典故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肤表或不可以论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丧家之狗,公旦类朴斫之材。”形容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成语“祁奚举午”的典故出自《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
成语“其乐无穷”的典故出自《抱朴子·畅玄》:“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释义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做某一件事,感到乐在其中。
成语“杞梓连抱”的典故出自秦·孔鲋《孔丛子·居卫》中的一段话:“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何也,知其所妨者细也。”
成语“洽闻强记”的典故出自《孔丛子·嘉言》:“[孔仲尼]躬履谦让,洽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成语“迁乔出谷”的典故出自《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从幽深的溪谷出来,迁上了高大的乔木,用来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成语“黔驴之技”的典故出自宋·李曾伯《代襄回陈总领贺转官》:“虽长蛇之势若粗雄;而黔驴之技已尽展。”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成语“渊渟岳峙”的典故出自晋·石崇《楚妃叹》诗:“矫矫庄王,渊渟岳峙。”比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成语“巧不可阶”的典故出自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谢故巧不可阶,裴亦质不宜慕。”阶:台阶,引伸为赶上。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成语“白圭之玷”的典故出自《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白玉圭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成语“济河焚舟”的典故出自《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船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成语“寝苫枕戈”的典故出自明·刘基《春秋明经·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以大义言之,则公也方当寝苫枕戈之时,而与仇人主婚姻之礼,不亦悖乎!”表示时刻不忘报仇。同“寝苫枕干”。
成语“轻举绝俗”的典故出自《晋书·贺循传》:“或有遐栖高蹈,轻举绝俗,逍遥养和,恬神自足,斯盖道隆人逸,势使其然。”犹言避世隐居。
成语“青山不老”的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后报。”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
女性 中国民间方言 手术 谈恋爱 网络梗 分手 朋友 食物 衣服 生僻字成语 女人 微信 女生 颜色 中华语言 宝宝 治疗 男生 丰胸 生僻字 中国汉字大全 成语大全 中华方言习俗 养鱼知识 皮肤 民俗方言 游戏 中国生僻字大全 男人 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