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他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等名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盘点唐朝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
- 年少成名
- 公元712年
- 出生于河南巩县
- 公元719年
- 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拜访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拜访他。
- 早年游历
- 公元731年
- 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
- 公元732年
- 历时数年漫游吴越
- 公元735年
- 回故乡参加“乡贡”
- 公元736年
- 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赴兖州省亲,漫游齐赵平原;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
- 两遇李白
- 公元744年
- 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见诗人高适,后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 公元745年
- 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两人还互赠了诗篇。
- 困顿长安
- 公元747年
- 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公元747-757年杜甫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
- 公元751年
- 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