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的是儒家经典的六部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经传”是解释儒家经义的文字,其中“经”指未经修饰的原文,“传”是后人对经书进行解释、阐述的文字。
“六艺经传”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用来指代儒家经典或经义传承,代表着儒家经典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在古代教育体系中,“六艺”也是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掌握“六艺”被认为是成为君子、贤人的必备条件。
盘点带“六艺经传”的古诗词
1、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
2、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韩愈《进学解》
3、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 ——刘禹锡《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时蔡戎未弭故见于篇末》
盘点用“六艺经传”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六艺经传”几个大字。
2、淝河镇冯洼中学的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六艺经传”。
3、寿康哥哥给扬佳和对竹讲了“六艺经传”的故事。
4、小晶不会写成语“六艺经传”的最后一个字。
5、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年十二则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盘点关于“六艺经传”成语典故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此外,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六艺经传”也常被用来泛指儒家经典或经义传承的统称,以强调其重要性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