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坊以称榜府为“溯其善政”而得名。明代时曾一度习称“缘猴巷”。说的是巷内有个耍把戏的民间艺人,养了一头聪明伶俐的猴子,这畜生很会听话,也很懂人性,故深得主人的宠爱。
今县后巷东起华盖里,西至解放北路,全长300余米,为沥青路面。记得有这么一句谜联,叫作“悬崖勒马心不在,斤量缺足话能开”,讲得就是县后巷的地名。
据说:
有一回,耍把戏的在巷口敲锣打鼓,摆开戏阵势,由猴子表演“翻筋斗”、“打秋千”等高难度动作,精彩的节目赢得了观众的拍掌声,也赢得了如雨点般的投掷铜钱声,没几下功夫那斗大的铜钱篓就满了。主人一边作揖向观众谢意,一边抱着猴子表示祝贺。正在这个时候,几个看热闹的小偷见耍把戏的如此便当赚钱,早已心生歹念,排起偷阵。趁旁人不注意,其中一个便一步靠近,一把抢过满满的铜钱篓拔腿就跑,跳上事先准备好的马车直向乡下而逃。然而这一切已被猴子警觉,说是迟,那是快,只见他“哧”一声吼叫,向着马车追赶过去。这下子可把主人弄得不知所措,一刹间,连猴子和铜钱全没了,顿刻蹬脚捶胸悲伤。打这以后,一连五天不见音讯。耍把戏的待在家里抱着棉被竟一病不起了。
就在第五天的深夜,奇迹发生了,勇敢的猴子捧着铜钱篓突然出现在主人的床前,遍身血迹斑斑,可见曾经受过一场搏斗呢!主人见状,泪如雨下,急忙抱起猴子惊喜万分。从此,“小猴抓小偷“的故事便四处传开了,人们纷纷来看望这情感过人的好猴子,赞叹主人和畜牲的天性之缘,故此,耍把戏的生意就更见兴隆。遂之,“缘猴”之说渐成佳话,结果连巷名也被取上了。一直到了清朝年间,以地处永嘉县署之北,当地谓北为“后”而谐音改称为“县后”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