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天花、鼠疫、霍乱、伤寒、痢疾等大部分急、重症传染病在我国得到了控制或消灭。一些传染病,如感冒、气管炎、肺炎、肠炎、尿路感染等,今天依然存在。虽然这些疾病也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但它们不具有传染性,所以病人不需要隔离,非病人一般不需要接种疫苗。人们可以通过增强体质和注意卫生来预防这些疾病。
现在对人们健康威胁最大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都与免疫力无关。“增强免疫力”不能预防此类疾病。比如在讨论癌症的致病因素时,都说‘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易患癌症,但与癌症有关的‘免疫力’是以胸腺为主导的细胞免疫,胸腺是胸骨后栗子大小的腺体,它产生的胸腺素支持抑制癌症发生的细胞免疫功能。中年以后,胸腺萎缩,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这是中老年人癌症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和属于‘体液免疫’的预防传染病和传染病的免疫是不一样的。
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发现有一大类疾病与免疫功能障碍有关。这些患者没有免疫力,不会有任何传染病。相反,由于它们的超免疫功能,它们不适合产生许多“抗自身组织”抗体,例如在患者脸上引起狼疮的抗皮肤抗体和损害患者关节的抗关节软骨抗体。洪水冲走了龙王庙,使人体生病。但这类疾病很难治疗,治愈更是难上加难,甚至无望。
这些疾病以前被称为结缔组织病或胶原病,现在被归为风湿性疾病,包括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血管炎等。还有肺纤维化、免疫性肝病、肾病综合征、1型糖尿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种疾病。其中也涉及这种“自身抗体”的作用。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过去相当一部分所谓的“不明原因”疾病都与“自身抗体”的作用有关。由此可见,人体的免疫功能也是一把双刃剑,太多了,过不去。
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免疫力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
1.先天免疫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比如,猪瘟在猪群中传播迅速,但与人类没有任何联系。这是因为人类不是天生就有这种病。
2.获得性免疫是出生后在生命过程中自然获得的。
免疫力低的身体容易感染或患癌症,免疫力异常也会产生有害的结果,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由于各种原因,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其保护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所以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由于经常生病,增加了身体的消耗,一般表现为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劳、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等。生病打针吃药很常见。每一种病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痊愈,而且往往反复发生。长此以往,会导致身心发育不良,容易诱发重大疾病。
根本原因是免疫力低或者免疫力不完善。当人体免疫功能失常或免疫系统不完善时,就会复发以下问题:反复感冒、扁桃体炎、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腹泻。因此,我们绝不能低估它们。
人体内源性肽的缺乏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身体处于无抵抗力的状态,感冒病毒乘虚而入而被感染,特别是流感引起的感染。病情很严重,死亡率很高。随着现代免疫学的发展,肽与免疫的关系逐渐被充分认识。人体内肽类的缺乏会引起免疫器官的发育不良和萎缩,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补体功能和吞噬功能有重要影响。
胸腺和淋巴组织是最先遭受多肽营养不良的器官和组织。胸腺体积减小,重量减轻,皮质和髓质界限不清,细胞数量减少。脾脏和淋巴结的大小、重量、组织结构、细胞密度和组成也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如果伴有感染,淋巴组织会进一步萎缩。实验表明,对肽营养缺乏的动物补充肽营养,胸腺组织可以恢复正常。
细胞免疫是指T淋巴细胞形成的免疫。多肽营养缺乏时,胸腺等组织萎缩,T细胞生长受到影响。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不仅是T细胞的减少,也是功能的障碍。
体液免疫是指内部B淋巴细胞参与形成的免疫。当人体缺乏肽蛋白营养时,外周血中的B细胞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功能实验表明,血清浓度正常或略高,特别是伴有感染时,在没有肽的情况下,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受到影响而减少,对抗体的防御功能有重要意义。
严重肽蛋白缺乏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总数不变,但功能不变。细胞趋化性正常或略有减慢,吞噬功能正常,但细胞内吞噬的微生物杀灭能力减弱。如果及时补充肽,一两周后吞噬功能可逐渐恢复。
当多肽活性营养缺乏时,一些非特异性防御能力也有显著变化,如血浆、泪液、唾液等分泌物中溶菌酶活性降低,粘膜上皮细胞变形,粘膜获得和纤毛运动改变,干扰素产生